為縮短城鄉學習差距,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攜手愛爾達,於2014開始合作拍攝一系列高畫質線上數位課程,包括高中職所需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及電機與電子群科等6大核心課程與大學自動化學程。內容依循課綱,製作謹嚴,均經由國教院審查通過,確保教學品質及內容詳實正確,是第一個結合產官學製作的數位學習課程的計畫。合作期間,愛爾達一共拍攝8千多支影片,並進行剪接後製與上架,總影片時數累計高達7百多小時。室內課程於愛爾達專業HD攝影棚錄製,戶外課程則出機外景拍攝,為國內線上教學平台樹立新標竿。所有課程皆可於 台達磨課師DeltaMOOCx平台與YouTube頻道上免費觀賞,希望可以利用數位學習,提升學習成效,消弭城鄉差距,縮小學用落差,培育優秀人才,共創美好社會。
根據每堂課程的內容和特性,結合棚內與外景拍攝方式,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視角和沉浸式的體驗,讓學生能在動態的教學情境中真正理解、運用所學知識。
根據不同的課程單元內容,設計出多樣化的棚內錄製方式。透過實景演示、情境重現及特效輔助,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變得更具體、更易於理解。數學課程中,我們將老師打造成各種趣味角色,帶領學生透過生動的闖關活動學習枯燥的概念;物理與化學課程則搭配真實實驗,並加入動畫展示微觀世界的細節,讓學生能全面理解理論的運作。這樣的多元設計讓學習更具吸引力,同時增強了知識的應用性。
根據課程需求安排戶外實景拍攝,以真實場景的學習模式突破棚內的限制,並符合素養導向之教學理念。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論,還能在實際情境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化身成 "Super Mario" ,透過趣味闖關引導學習。此外,還會結合當紅古裝劇的情境設計對白,透過戲劇化的演繹讓枯燥的數學公式更為生動,讓學生輕鬆掌握知識。
生物:強調親臨實地的生態觀察,透過動植物的採集與觀察、高解析度的特寫鏡頭與水下攝影,展現生物的神奇。例如安排至潮間帶進行生態調查,帶領學生透過鏡頭一睹各種海洋生物的生存狀態與生態互動並了解牠們在自然環境中的角色。這種沉浸式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生物的多樣性與奇妙,也激發他們對動植物的好奇心與熱情,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科學素養。
理化:強調動手實驗與觀察過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揭開科學原理,幫助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掌握知識。課程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操作課程,學生可以清晰看到每一個步驟,從準備、操作到結果的呈現,每一個環節都詳盡解析。例如,化學實驗中,我們會展示如何正確操作化學儀器,並逐步說明實驗中產生的化學反應,讓學生親眼見證現象的變化。此外,透過高畫質的特寫鏡頭捕捉反應過程中的微小細節,例如沉澱物的形成或氣泡的產生,讓學生能清楚地觀察並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這樣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不僅能記住理論,更能在實驗操作中加深對理化知識的理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電機電子:強調機械操作、工具使用與儀表量測,老師會詳細講解如何正確操作各種儀器,並透過實際案例展示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不再只是背誦公式,而是能夠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真正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球科學:生動地模擬火山爆發、大氣運行和地殼變動等抽象的自然現象,讓學生可以更加具象化地理解這些複雜的過程。透過逼真的視覺效果,學生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地球內部的劇烈變化,甚至能透過虛擬模擬的火山爆發與板塊運動來探索自然的奧秘。這樣的呈現方式不僅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尊重與保護意識。
COVID-19疫情期間,臺灣在2021年5月全面實施線上教學。教育部特別安排DeltaMOOCx與因材網結合,提供高中/高工使用,協助師生「停課不停學」,獲得高度肯定。
2021年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分別針對高中與大學課程出版了兩本專書:「線上學習新視界—大學篇:台達磨課師致力培育自動化人才」及「線上學習新視界—高中篇:台達磨課師深耕高中職STEM課程」,記錄推動DeltaMOOCx的背景、規劃、執行、管理及實施成效。經由教師及學生訪談,分享教師製作教材與線上教學之經驗及學生學習之心得;也就平臺運作與課程經營之經驗,討論線上學習對未來大學及高中職教育的影響,並提出落實磨課師教學的建議,愛爾達電視也不藏私地於書中提供教師們數位課程錄製技巧。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出版,讓更多公私部門重視線上教學的影響力,並鼓勵更多優秀教師投入線上教學,提升教育效能,共同推動教育的數位化轉型。